二五规划期货交易培训

admin10个月前股票期货入门知识145

  Ⅰ 一二五规划是什么,是谁什么时候提出来的,说具体点。谢谢了。

  建设一个中心,强化两个结合,完善五个体系.

  建设一个中心:

  重点抓好劳动关系应急指挥控制中心建设,为劳资双方提供劳动关系调处“一站式”服务,真正形成劳动关系协调大工作格局。

  强化两个结合:

  强化促进就业与全区经济发展相结合,围绕大项目建设及特色街经济发展开发挖掘岗位,满足全区经济发展的用工需求;

  强化职工维权与推动企业发展相结合,进一步加大劳动执法工作力度,开展劳动保障普法宣传、培训等形式,提高企业规范运作的能力,使企业发展步入依法运行的良性发展轨道。

  完善五个体系:

  完善就业服务工作体系,2010年力争新增就业岗位4万个,实现就业3.6万人,就业安置率达70%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达80%以上;

  完善创业扶持体系建设,力争扶持失业人员和大学生创业2500人,带动就业7500人;

  完善劳动关系协调维权体系,实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按期结案率达到95%以上;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结案率达到95%以上;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构建体系,在街道和社区全面建立劳动保障信息服务网络系统,使之在失业人员管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和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完善劳动保障队伍建设体系,强化工作服务品牌建设,重点打造“温情相助”服务品牌,突出温情助民、温情服务,以无限的热情做好就业及劳动关系协调工作,为全区和谐社会构建做出贡献。

  Ⅱ “一五”“二五”“三五”计划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1、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

  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2、第二个五年计划

  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编制出《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并于9月交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通过(1956年9月15-27日在北京举行)。

  《建议》提出“二五”的基本任务是: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

  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在发展基本建设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相应地发展运输业和商业;

  努力培养建设人材,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在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国防力量,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5年内确定的主要指标是: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57年原计划增长75%左右,工业总产值增长1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35%左右,钢产量达到1050-1200万吨;

  煤产量1.9亿-2.1亿吨,粮食5000亿斤左右,棉花4800万担左右,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比“一五”增长1倍左右,国民收入比1957年增加50%。

  3、第三个五年计划

  “三五”计划从1964年初开始研究和编制。1964年5月,由国家计委提出,经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了《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的初步设想》。

  但之后,依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1965年9月初国家计委重新草拟了《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明确提出:“三五”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

  “三五”计划的具体任务是: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发展农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强调国防建设,加快三线建设是“三五”计划实施的重要特征。

  (2)二五规划扩展阅读:

  五年规划作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形式最早并非源于中国,也非中国所独有。20世纪30年代,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领导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是按计划进行的”;

  其后在1929年4月举行的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制定并通过了1928-1932年国民经济计划,标志着五年计划在苏联的诞生。

  苏联从自己的国情出发,通过五年计划取得了辉煌的经济建设成就,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已经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工业总产值迅速跃升至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战后,随着欧亚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五年计划被社会主义阵营中很大一部分国家所借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五年计划不仅深刻影响了苏联的经济发展,还对战后所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深远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中国从1953年开始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2015年结束已经完成总共十二个五年计划/规划。五年计划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体现出了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从1953年开始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从“十一五”起,“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彭斯在中国“两会”召开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电邮采访时说,坚持制定五年规划让中国受益匪浅,这一经验值得西方学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第一个五年计划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第二个五年计划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第三个五年计划

  Ⅲ 一二五规划的公告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Ⅳ 一二五规划的介绍

  一二五规划,指的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其主要内容有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内需,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科教兴国,健全公共服务。

  Ⅳ 一二五规划是什么

  建设一个中心,强化两个结合,完善五个体系

  Ⅵ 一二五规划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Ⅶ 一二五计划的内容是什么

  一二五计划即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1.“十一五”发展成绩奠定城市“十二五”发展基础

  1.1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1.2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1.3 保障和改善民生

  2.改革开放30年发展成就标示城市“十二五”发展高度

  2.1 科学总结建国60年我国城市发展和城镇化经验

  2.2 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

  2.3 城市体系显著完善

  2.4 城市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2.5 城市管理体制显著优化

  2.6 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

  3.“十二五”及更长时间内我国城市发展呈现新趋势

  3.1 区域一体化与城乡一体化

  3.2 科学发展与以人为本

  3.3 集群化与网络化

  3.4 构建新型社区与市民社会

  3.5 文化特色与品牌塑造

  3.6 城市群与区域协同

  4.中国城市“十二五”时期的基本特征

  4.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承前启后”的关键点

  4.2 改革开放进入“深化攻坚”的新阶段

  4.3 城市化进程进入“内涵发展”的战略期

  中国城市“十二五”发展趋势及任务分析报告

  1.城市发展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1.1 从三个角度理解城市内涵式发展

  1.2 准确城市定位、提升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品牌是城市内涵式发展的实践结果

  1.3 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是城市“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

  2.城市软实力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1 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最优方式

  2.2 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

  2.3 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3.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抓手

  3.1 城乡一体化制度极大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3.2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3.3 以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4.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示范意义进一步凸现

  4.1 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推进深层次改革的重要举措

  4.2 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迈向“深水区”

  4.3 滨海新区:为中国金融改革探路

  4.4 深圳:为政治体制改革提供新经验

  4.5 重庆:为推进城乡统筹提供新动力

  4.6 成都:“全域成都”构建城乡体系新框架

  5.城市群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5.1 城市群是推进区域协作联合的重要发展模式

  5.2 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化的高级形态

  5.3 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区域一体化

  中国城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矛盾和问题研究报告

  1.国际经济危机尚未见底,经济增长方式亟待深刻调整

  1.1 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1.2 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金融危机

  1.3 拉动内需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

  1.4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是应对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

  2.各类民生问题备受关注,统筹兼顾各方利益难度加大

  2.1 当前面临的不和谐问题更为广泛和深刻

  2.2 当前各种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多元

  2.3 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更高

  2.4 统筹兼顾成为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

  3.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任务艰巨

  3.1 “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管理面临新课题

  3.2 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成为“十二五”时期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

  4.社会阶层结构深刻变动,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新课题

  4.1 阶层结构变化是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深刻体现

  4.2 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

  4.3 “十二五”时期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两个切入点

  5.城市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区域一体化发展需要制度创新

  5.1 竞争与合作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

  5.2 我国城市竞争日趋激烈

  5.3 制度创新是“十二五”时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动力

  6.城市面临各类风险增多,城市治理任务更趋繁重

  6.1 城市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

  6.2 我国城市治理模式亟待转型

  6.3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城市治理模式转型的重要时期

  Ⅷ 国家十二个五年规划分别是哪年到哪年

  2011-201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简称十二五规划。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有一些具体化的子项目,如《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等。

  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扩展内容

  十二个五年规划内容介绍:

  “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Ⅸ 二五计划与三五计划之间为何缺了四年

  按照“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的实施时间,中国第三个“五年计划”本应在1963-1967年实施,但是由于“二五”时期出现的国民经济失衡,为了使“三五”计划能在较好的起点上展开,决定把1963-1965年作为继续调整、整顿的过渡时期,把1966-1970年作为实施“三五”计划的五年。

  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二五计划搞砸了,国家经济出现不正常的严重问题,三五计划不适合正常进行,必须进行深入调整才行,这调整了4年才算有起色了,于是三五计划到66年开始实施。

  二五计划与三五计划之间这就缺了4年。

相关文章

anf股票外汇培训

  ㈠ 金融英语翻译   大多数丑闻属于以下三大类:操控财务数据以虚构公司真实情况;利用股票内市场分析师放出过容分乐观的研究报告来系统地误导公众;给公司经营主管分配首次公开发售的股票,以此作为对个人...

anf股票股票基础知识

  ㈠ 金融英语翻译   大多数丑闻属于以下三大类:操控财务数据以虚构公司真实情况;利用股票内市场分析师放出过容分乐观的研究报告来系统地误导公众;给公司经营主管分配首次公开发售的股票,以此作为对个人...

两会对于外汇外汇交易培训

  ⑴ "两会"带来哪些影响   2015年全国两会提案汇总:   1 2015年两会提案:“一企一策”是国企改革重点   2 2015年两会提案:雾霾治理   3 2015年两会提案:大气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